Bird

内蒙古呼和浩特 爱好食物,摄影,设计,社论等的杂食者,Slasher

SatūRN:


論「為什麼線稿明明很正常,但上色後就怪怪的」這件事。

嗯......時常看一些朋友在畫完線稿後一切看上去很正常,但彩稿畫完後不但比例有問題,有時候連五官感覺都長歪了,眼睛擠在一起啥啥啥的。於是便關掉色稿的部份檢查是不是上色上歪了,卻發現完全不是。
那麼,到底為什麼線稿好正常,完稿之後卻這麼畸形咧?

是這樣的,因為線稿缺乏「體感」,所以它總是讓一切看上去「容易正常」。

你能想像一個人眉毛與眼睛之間少了一截上眼皮,眼皮與眼珠之間沒有厚度,或者鼻子連接人中的部份是平坦而且沒有鼻翼的嗎?
日式唯美畫風把我們養壞了,漫畫中簡單的線條勾勒出的人物根本是妖怪啊(。


線條,顧名思義是輪廓的線,一個構成物體最粗略的勾勒。這種東西固然重要,也必須精準,但是更重要的是「對該物體的理解」。
很多時候,你畫完一個外輪廓了,很高興的畫起內部細節,然後逐漸完稿;完成後,這張圖是由很多很多外輪廓組成,看上去一切安然,但當你重新審視物體時,有90%的人會驚覺:噢,看起來A跟B的相對位置關係好像錯了,B跟C也是。
那麼我們可以這麼想:縱然只是A與B錯了,B與C的相對位置沒錯,A與C也注定是錯的了。

這個問題會存在,是因為「你並不真的理解你所畫的主體」,「你不知道主體內所有大體塊的關係」。

相對,這套在臉部、人體甚至建築、植物生長的繪畫方面也是一樣的。
想想看你畫了一張臉,一個嘴巴一個鼻子,雙眼和眉毛,細細的線條讓這個人看起來很好看,然後呢?當你開始完稿,卻發現體量錯了。

--

那麼如何克服這個問題呢......?
研究物體是一定要的,再粗暴一點的方式:

請在概略上過大面積色塊後,把你的線稿關掉,重新審視你的畫面。

如果關掉線稿後你能在腦子裡描繪一遍輪廓,再打開線稿,通常就會發現哪裡不太對了。這時候試著移動各個輪廓線,擺到剛才腦海想像的位置。

反覆這樣練習之後,開始注意相對的比例問題。
順眼很重要,看不順眼就是畫錯了,畫錯了就想辦法調到順眼。人體尤其是,也特別難搞,因為人體牽扯的又不僅只於「比例」了,還有更多的是關於一個關節如何與另一個連接,它們之間又是如何運動。
還有透視問題、景深問題,視平線的設置等等,因此在畫人體架構時,我個人建議不要拿著細線直接來,而是從相對位置的幾個點著手。

抓出比例,之後補細節,同時注意透視。
噢,還有,多看書。人體書上會告訴你很多很多。千萬別偷懶,看就對了。

---


沒惹,廢話完惹。
突然想囉唆一下而已,希望對需要的人有點幫助



评论

热度(49)